凱斯‧唐納修 著  遠流出版


  必須先說說,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真的可謂是一波三折。話說當初剛遇見這本書時,是在五、六月時聽到試閱活動的風聲,當時嘛,基於基測將臨,我只好認了放棄,畢竟一方面功課耽誤了怕考不好,另一方面也是怕不能如期交出閱讀心得。(我說我週遭的人大概都知道,我進鳳中完全是低標掠過,錄取266分,我267,險的啊)


  (不過說實在這種擔憂根本是多慮了,沒這本還有別本,基測那個禮拜我還在看風之影的說(絕對不良示範))


  而之後,又在出書前不斷見到試閱活動傳來的佳評,加上灰鷹爵士大力地推銷,文章篇篇文情並茂,於是乎熱血衝腦下還信誓旦旦地聲稱出版當天就要去買的,至於後來因為什麼原因讓我捨棄去買其他書,我也忘了。印象中應該是訂了後傳全套所以荷包乾了,可是又好像不是……總之,食言了就是。


  之所以會在次出現閱讀的契機,全拜本次快閃讀書會所賜,本次的主題是神話重塑,書單本本實力雄厚,尼爾‧蓋曼的《煙與鏡》、彼得‧畢格的《最後的獨腳獸》、南西‧史賓格的《我是摩根勒菲》等,無不是奇幻界的名作,最後的投票中,更是由《失物之書》跟《失竊的孩子》兩本知名大書纏鬥至終,這次光是選書就那麼精采了,要是不參加,那未免太說不過去了吧!(有趣的是,這兩本書都跟灰鷹爵士有很大的關聯,有興趣的可以到灰鷹巢城去爬舊文)


  然後中間,又因為不確定活動時間,屢屢以為日期將近而作出『可能不會參加』的宣告,搞定之後,又因為段考將至,險些放棄,不過說真的,我輩書蟲怎能只有這點斤兩?於是便安排段考完在來讀的,不料啊不料,四天中秋連續假期裡第一天就忍不住拿下來翻了幾頁,每次都想說只翻個十幾頁就好,不料假期還沒結束,居然已經全書閱畢了……(遠目)


  其實想想,對一個基測前還在看風之影的人而言,小小段考前看失竊的孩子又如何呢?畢竟,實在是太好看了啊!


  大哥布林,他們有著孩童的外貌,結黨成群居住於森林間,壽命綿長、擁有各種法力;他們可以選擇永遠當一個長不大的小孩,或者在時機成熟時,選取一個適合的人類小孩作為目標,並且進行掉換,成為一個掉換兒,偷走目標原來的人生,以他的身份在人類的文明世界展開新生活。亨利‧戴在七歲時負氣離家跑到森林裡,正好被大哥布林們抓走進行掉換,之後回到家裡的已經不是原本的亨利,而真正的亨利,則被取名為A一袋,開始他的大哥布林生活……


  基本上,這就是在講一個掉換人生的故事,兩個原本不盡相同的人,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洗鍊後,一點一滴的和對方同化,不只長相一樣,就連記憶與作風也幾乎如出一轍,到了最後,幾乎難以認出究竟誰才是本尊,要與其他書做連結的話,這與奧罕‧帕穆克的《白色城堡》很像啊。


  只不過一樣都是交換人生,但兩部作品的出發點、過程與結果都不盡相同:一個以交換開頭,一個以交換做終;一個是單方受迫,一個是雙方甘願;一個僅是知道對方的家庭關係、大略過去,一個則是連思想、邏輯也同化的毫無二致。然而講起來除了都有交換人生外,還是有一個共通點,那就是雙方原先都很痛苦、心態矛盾,而最後則是坦然面對一切,互相原諒對方。


  關於最後這點,我說兩本無論是哪一者,他們都確實讓對方很痛苦很難堪,白色城堡一開始,主角跟霍加,一個呢是懼怕對方,另一個呢則是想把對方壓榨一翻,卻屢次發現對方實力上超越自己許多,能不難受嗎?而之後當兩人輪流受到蘇丹賞識,另一人卻只能在家遭冷落時,那種感覺可是說有多難受就有多難受,想想看,上司眼前的紅人原本是你,結果如今不但被人踢掉,而且取代你位置的還是你最好的朋友、同房的室友,每當你回家望著冷清的房間時,就知道他又跟上司出去應酬,自己卻只能待在家裡熬夜埋頭苦幹未完的工作,等待有一天重回老闆身邊,這等情景,說有多心酸就有多心酸啊。


  但比起這種爭寵式的互相傷害,失竊的孩子中,那種受害人施害者的關係又更糟糕了。一個是被奪走了人生的一切,被迫跟一群野蠻人在腦殘暴君的統治下度過可能不會結束的生命,另一個是滿懷愧疚,卻同時又害怕對方跟著當初的共犯找上門來,進而衍生出厭惡憎惡的心理,一恨一愧,接著變成兩兩相恨,嗯,這可不是什麼好關係啊,尤其是亨利‧戴,既想對原來的那個亨利道歉,卻又無法達成,愧對之情不斷纏繞,再加上害怕過去的同黨找上門來毀了現在的生活,兩兩夾擊下產生的厭惡恨意,呼呼,我喜歡,比起單純而直接的恨,這種扭曲的心理狀況又更有意思了。(謎)


  而當然啦,暢銷書通常都不是悲劇文學,失竊的孩子也不例外,兩人最後一定還是要來大和解一番的,對於最後這方面的處理,個人實在相當讚賞,沒有狗血的友情告白、深情對望、互相擁抱、傾吐心事(好像轉錯臺了,好腐啊),一般坊間小說用來冰釋誤會的通俗老梗一個也沒有,當然也不是像少年無腦漫一樣打一架完萬事OK(是說這兩個傢伙要打也不精采),而是透過最後的教堂音樂會,在悠揚琴聲中,藉著那沉醉的神韻、那窗外的一瞥,就這麼簡單,沒有多餘的對白、互動,一切就僅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,再配上連接兩人的媒介而已。


  說起來,這幕真的很美,不只是音樂與教堂在文字堆砌下造成的感官美,還有那種釋懷一切、臨行道別的心境之美,兩個人幾乎毫不認識,卻是對方人生中關係最重要的人物,一路上相猜忌、憎恨、排斥,到了最後那一刻,經由一瞥而互相諒解,當時所傳達給我的感觸,實在是難以形容的,只能說,真的,很美。


  而書中有提到,大哥布林族群日漸衰微,這裡我也有點感觸。我想,真正讓大哥布林們消失的原因,雖然林地的破壞與開發是一個要因,但還不是最大的元兇,真正的兇手,乃是人心,就是人心裡對於傳說的不信以及對異類的排斥造成大哥布林的消亡。


  傳說的不信,嗯,這點不用多說了,很多幻想生物都是這樣死的,不信就認為不存在,而認為不存在,這可是無形中的一種凶器,在現實中,好事被人認為不存在,那就會真的不存在,壞事被人認為不存在,那就會更加糟糕,但一個生命、一支族群的存在被否定了呢?很簡單,要嘛被同化來爭取認同,不然就是依然故我,被孤立遺忘,最後等生命結束後,所留下的是最多只能讓人穿鑿附會的紀錄,徹徹底底被抹煞掉存在的可能。


  講到人類對異族的排斥,這點再明顯不過了,書中兩個主角都以人類的身份向我們親自展示了一番,A一袋剛被綁走那陣子還是人類思想,一見到長相奇怪的大哥布林,馬上產生厭惡排斥;而亨利‧戴交換完認真的想當人類後,馬上將同伴視做異端敵人,極盡可能的避開、孤立,甚至是找方法消滅他們。人類對異族的排斥幾乎就像與生俱來的嘛,包容力低,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,而有排斥導致厭惡、厭惡導致憎恨、憎恨就會帶來苦難,苦難之後呢?又是一個循環,最後的結果就是原本被排斥的那方越來越遭到抹黑妖魔化,被迫害到體無完膚、難以生存為止。


  唔,跟現實社會中很像吧,這兩點,其實就是造成很多弱勢族群愈漸衰弱、受到迫害的原因,將書中大哥布林與人類的關係套用到現實可以完全吻合,說起來也很有趣,另外也讓我不禁好奇,唐納修是不是想傳達什麼呢?


  好,在次當我解讀過度好了,是說這種故事突然丟進這麼沉重而且充滿爭議性的東西,似乎也不太妥當,唐納修還不致犯下此等錯誤吧。


  如果要我用最簡短的幾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的話,大概就是:『美、欣慰跟感動』了吧,不只文字優美,就連書中傳達的情感也真摯動人的令人難以不為之動容,只能說這真的真的,是個非常美麗的故事,不是那種夢幻的不切實際的美,而是打從心底感動人心的美。


  真的很美,這本書。除了這個,我想不到還能怎麼形容了。


----------------


某方面而言,這本書啊,有腐的潛力呢……(大誤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gmk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